陌陌唐巖談直播:風口不是等來的
執(zhí)牛耳網編輯Aira 發(fā)表于 2017-03-27 19:00
閱讀數: 2181
![陌陌唐巖談直播:風口不是等來的](/Uploads/Picture/2017-03-27/58d8f0bf6360c_600_438.png)
3月27日上午消息,陌陌董事長兼CEO唐巖近日出席雪球中概股年會,并就陌陌公司當前和未來戰(zhàn)略發(fā)表演講。唐巖首次公開談到了陌陌在直播、視頻和未來發(fā)展方向方面的探索及思考。他表示大方向上,陌陌正在利用視頻完成工具平臺向內容平臺的升級轉型。
這也是自陌陌創(chuàng)立以來,唐巖首次公開出席活動并作分享。2016年以來,陌陌成功抓住了直播風口。就第四季度財報來看營收達到了2.461億美金,營收同比增漲523%,并且通過直播帶來了全年26億元的收入,成為第一大營收源。
外界普遍認為陌陌“等來”了直播風口,但唐巖認為團隊很早便看到視頻趨勢,并在2014年下半年便著手布局,推出了官方組織形式的“陌陌現場”。唐巖認為這是在直播方面的嘗試之一。
當然,唐巖認為之所以最后能夠抓住直播風口,與視頻技術和基礎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而且還跟社交中的“人性”密不可分——視頻會最大限度帶來社交中的真實性。
最后,這位陌陌掌門人還對未來戰(zhàn)略做了分享,他認為陌陌當前和未來的重要任務,是完成從偏工具性質的社交平臺,升級轉型成內容平臺,即打造泛社交泛娛樂的平臺,他還以迪士尼舉例,認為泛娛樂內容就是迪士尼廣場上的生態(tài)設施,能夠幫助人們在廣場上更便利地交流、享受社交關系。(李根)
以下為唐巖分享實錄,小標題為新浪科技后添加:
大家好,正如剛才主持人所說,我大概有兩三年沒有出來以這種形式跟大家聊天了。如果是一個人站在臺上講的,我應該創(chuàng)業(yè)以來從來沒有過。這次為什么會來到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心得和想法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我們也越來越覺得雪球財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個與在投資者交流的平臺;
第二個原因,雪球的創(chuàng)始人方三文先生以前是我的老同事;
第三個原因非常關鍵,方三文先生以前是我的老上司。所以,他在微信上給我發(fā)了短信說,“過來吧,過來吹個牛”,所以我就來了。我今天就是“奉旨吹?!?。
直播給陌陌帶來的數據成績
這是2016年陌陌取得的一些成就的數字化表現。2016年的Q4,我們的收入達到了2.461億美金,營收同比增漲523%,凈利潤達到了9150萬美金,同比增長674%。
這是我們內部更看重的一些數字。除了賺錢之外,我們內部更關注和看重的這些指標,我不知道投資者更關注前面一組數字,還是后面一組數字。
我們2016年Q4月活用戶達到了8110萬,這個數字其實非常不容易的。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的MAU從Q2開始一直是持續(xù)下跌的,當時2015年Q2的月活是7840萬,而2016年Q4的月活不僅走出了低谷還略微的超越了月活的歷史新高。
所以,這個數字對于我們內部來說的話,我們是覺得感慨良多,不容易追回來。平臺關系達成量同比增長是48%,活躍用戶平均使用時長的增長率是增加了10%,這是我們內部更看重的一些關于運營方面用戶的數字。
可能在外部來看,或者有時候跟一些朋友聊,大都會認為我們撞上了直播這個大運,踩到了這個風口上,所以2016年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
這些說法我大部分是認同的,確實直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鮮的東西,新鮮的玩法,新鮮的內容。但我們內部來看,我們其實更愿意把直播這個東西看成是我們平臺視頻化的第一步比較大的一個嘗試。我們說的這個口徑可能會有一點不太相同,接下來我會給大家講一下,到底我們平臺更看重的視頻化到底是指什么。
視頻直播是我們從2015年開始做的,整體的視頻社交戰(zhàn)略化是在2016年浮出水面的。我們的視頻化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
從官方組織陌陌現場到全民直播的探索
這是屬于吹牛的。我們說風口不是等來的,是追來的。
2015年9月份,我們曾經上線了一個關于直播的小嘗試叫做“陌陌現場”,可能有一些熟悉我們產品的人知道這個事情。那我們準備做這個事情是什么時候呢?是2014年下半年,當時我們內部決定說可以嘗試一些視頻化、娛樂化的內容建設,但等我找到這個負責人的時候,已經是2015年的3月份了。因為我這個人做事比較拖沓,雖然決定了要做,但是沒有合適的人,再手頭上有些別的事情要忙,然后就忙別的去了。到2015年3月份這個人入職,我給他的任務是半年之內我要看到節(jié)目的上線,然后就沒管了,然后他就吭哧吭哧干活去了,到了2015年9月份,我們的“陌陌現場”上線了。
“陌陌現場”我當時給它的說法就是,如果我整天玩陌陌的話其實挺無聊的,不知道玩什么,每天去認識陌生人的話至少不是一個持續(xù)的沖動。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怎么打發(fā)掉?就像我去一個酒吧一樣,如果酒吧臺上有一個很不錯的表現,水平只要到一線城市酒吧表演的水平,我是愿意觀看的,而且我也愿意付費的,我跟他們說大致就是這么一個東西。到了9月份,這個就上線了。我們自己的感受是覺得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在我們平臺內部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運營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商業(yè)模式是成問題的,它沒辦法杠桿化。也就是說,同時有20萬人在看這場演出和1千個人看這場演出,它的商業(yè)化的結果是差不多的。就是如果靠這個用戶直接付費,其實也就是前面20名愿意付費,或者前面10名愿意付費。否則的話,他不愿意付費,因為他付費了,反正獲得的這些體驗和成就是非常低的,所以是沒辦法杠桿化。
在這種情況下,到了2016年的1月我們嘗試著開放全民的直播,也就是說,普通人也可以進來做這個直播。1月份做的時候,我們內部看到的數據轉化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是遲遲不敢用一個更大的規(guī)模來做。為什么?我們不知道直播這個東西會對我們原來的社交生態(tài)到底是一個正面的影響,還是一個負面的影響?
因為我們內心里邊還是會覺得陌陌更像一個社交平臺,而不是一個直播平臺,社交平臺才是我們根本中的根本,直播平臺更類似于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平臺,或者說我們商業(yè)變現的一個手段,或者說我們整個社交平臺里邊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能,但它不是我們社交平臺的根本。直播之所以跟我們的平臺結合得比較好,一個是用戶的心智,另外它對于一個開放性社交里邊提供更多內容的積累和可能性,但是它不是我們的全部,所以我們比較謹慎,一直都不敢把它擴大化。
直到我們做了兩份數據報告,發(fā)現看直播的用戶他們原有的社交行為,比如說和陌生人說話的行為,比如說跟已有的建立了社交關系的用戶的消息條數,他們原來群組類的活躍度,以及他們除去在看直播之后使用軟件的時長都是沒有受影響的,反而是略有一點提升,兩份報告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在4月份的時候,在非常重要的根目錄下來做這個指標,結果就是大家看到的,跟我們的平臺結合得非常好。
這里可以看到,其實我們公司內部對于直播這個風口是從2014年下半年才開始追的。今天這個樣子未必是我們2014年就想到了的,我剛才跟大家分享的時候,其實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不這么想。但是追來追去,追成現在這個樣子了,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看法。
技術進步帶來的視頻大趨勢
我其實今天來奉旨吹牛,但是我一直都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吹牛的人。所以我不得不承認,這個風口其實跟我們這個時機也有非常大的關系。我們先不要說直播這個風口,先說我們公司創(chuàng)業(yè)的這個風口,其實都是一個風口。
我們公司在2011年開始創(chuàng)業(yè),回過頭來看,當時是中國智能手機開始取得爆發(fā)式增長的的階段。其實,我做這個公司好多人都跟我說過,說你這個想法我好多年前就有過,甚至包括有一些人都進行過嘗試,但最終都沒有跑出來,或者說這個結果是比較遺憾的。我自己感覺,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團隊比他們強一些,但是我覺得很重要的原因肯定是2011年那個時間點是非常合適的,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看法。
我們來看2016年的移動互聯(lián)網直播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到了2016年,我國手機網民達到6.95億,這是來自于CNNIC的一組數據。這6.95億的數字,其實在2015年就已經非常接近了,而且非常高了,所以這個數字并不是2016年取得的一個非常大的增長。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95%,手機網絡視頻的使用率到了72%,網絡直播的用戶據統(tǒng)計是3.44億。
但是我覺得還不是特別重要的原因,我在大概幾年前跟人家聊天,其實也是我朋友的一家公司,原來做直播比較出名。但是他們做移動互聯(lián)網直播,可能在轉型的過程中不是轉得那么好。當時據內部的一個人跟我聊,主要的障礙還是在這個網絡非Wi-Fi狀態(tài)下的原因,還不是資費的原因,是3G網絡使得這個視頻的觀看度非常不流暢。如果需要流暢的話,就必須要降低這個碼率,使得觀賞的畫面非常不清晰,一些互動的效果也出不來,當時都是一些非??陀^條件的制約,使得他們在這個方面非常困難。
到2016年這個情況其實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們自己一個最大的感受是資費的下降以及4G網絡的普及,其實給我們做直播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我們預計在2017年4G網絡的普及以及資費的進一步下降,所以我們預計,覆蓋的網民數3.44個億應該在2017年還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其實這個6.95億跟95%在2016年提升的幅度并不是特別大。
我每次去香港發(fā)布財報的時候,有時候會和一些比較熟一點的分析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或者有時間會約個飯或者干什么的。其實,他們總是想跟我聊我們的下一步,或者是以后會怎么做,未來一年到三年。我其實和他們聊的時候我很少聊直播這個事情,我會一直跟他們講到底什么是我們的視頻社交戰(zhàn)略,未來我們到底除了直播之后還想做什么。因為我自己覺得,直播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水到渠成的事情,就是我們找了這么一個變現的方式,找了這么一個內容建設的窗口,它自然而然就來了。其實我們從去年4月份到整個年底,我們在直播上面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用戶心智和我們的結合,是一個比較天然的東西。
我們自己內部來看,視頻社交戰(zhàn)略到底是一些什么呢?我們的一個簡單的希望是用視頻這么一個技術手段,把我們所有的功能點全部都視頻化。
我利用自己的理解和我們自己員工的說法,把我們視頻社交的戰(zhàn)略講清楚,到底是哪些模塊里面我們會把它視頻化。視頻化對于一個開放式社交平臺來說大家覺得最重要的幫助是什么?我自己感覺實際上是提供是更多的信息量,再短的視頻可能都是按M來計算的,跟圖片按K來計算是不太一樣的。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量之后,它帶來了一個什么樣的效果呢?其實帶來了一個真實性的問題。
大家是不是覺得現在拍照的軟件也好,手機也好,其實對于真實性是損害很大的。大家看朋友圈也好,或者什么也好,突然覺得好像我們也生活在《小時代》里面,同學都這么漂亮,認識的人都這么美麗。但是視頻是比較困難一點的,可能在一個開放性的社交平臺里面視頻會更重要。因為在這種熟人網絡里邊,你美化得親人都不認識了,我也知道是你,因為是你的賬號發(fā)的。但是在一個開放性社交平臺里面不太一樣,視頻對于真實性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會在開放性的關系建立環(huán)節(jié)會把它視頻化。我們目前是沒有做到的,我們目前還是用圖片、文字介紹、個人資料,用文字的溝通來達成這些關系的建立。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應該會更多的用視頻的方式來達成這種開放性社交關系的建立,我們會在今年的這個時間點里面把這個技術手段運用進去。它對應我們平臺上可能會分為好幾個功能,我們在好幾個功能里面都打算加入這個視頻化的功能。
在內容建設方面,我們從大概兩個季度以前短視頻的社交,我們在下一個版本里面會把這個動態(tài)結合進去,也會較大程度上進行展示。在我們平臺里邊,目前自主研發(fā)的游戲里,我們也會把真人視頻這種技術手段應用進去。所以對于我們來說,一個開放性社交平臺和一個熟人網絡的社交平臺是非常不一樣的。比如說大家下載一個微信,其實你并不是一個人來到微信這個平臺上的,你是連著你的手機通訊錄,連著你一大堆的這種現實關系里邊的熟人來到這個平臺上。但是你去一個開放性的社交平臺,其實不是這樣子的,你是一個人來到這個平臺的。你一個人來到這個平臺的話,會面臨著非常多的一些樂趣,但是也面臨一些風險、騷擾以及各種各樣現實社會里面的問題都會過來,我們原來受這個問題的困擾一直都比較多。我們自己覺得,視頻化其實能夠在技術手段上幫助我們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所以我們接下來的產品布局里面,我們會更加堅定不移的將視頻社交戰(zhàn)略執(zhí)行下去。所以我也希望以后跟大家聊的時候,可以少聊一點直播,多聊一些直播后邊代表了什么,多聊一些社交方面的東西,因為我們還是把公司定義在一個社交公司的范圍上。
工具平臺到內容平臺的升級轉型
2017年我們會做哪些事呢?我們跟分析師一直在聊。他說你2017年最關注的是什么?或者主盯的是什么?我說是兩件事情,一個是圍繞著社交視頻產品的改進是什么;另外我2017年會有一個階段性時間主盯我們市場方面的事情。
因為我們在2017年會有一些市場方面比較大的動作和品牌方面的動作。大家看,這兩件事情的核心都圍繞著什么?其實是圍繞著平臺的MAU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今天來跟投資者進行一個交流,我也希望大家把目光多放在這里,錢要看,收入要看,利潤也要看,看一個公司更長久的東西,可能要看黏性,黏性是指的MAU的可能性,以及在平臺的穩(wěn)定程度。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除了看錢、看收入、看利潤之外,把眼光放在一些更加反映平臺價值的一些東西。我2017年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產品以及市場上,也是為了MAU來服務的。這是這個平臺里面幾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社交、直播、短視頻、商業(yè)化。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始終都會把社交放在第一位。
這是我們內部給自己定的一個目標:泛社交和泛娛樂的一個平臺。我給大家解釋一下。2015年以前我們看這個產品的話,我們說自己是一家社交公司,確實是。但是有點偏工具型的應用,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就是我來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我就要來認識陌生人,不管是認識女朋友也好,還是認識一個外表長得好看的異性也好,我的目的非常明確,我是把它當工具用的。如果這個產品能幫到我,我認為它就頂呱呱,很好。
如果幫不到我,跟10個人說的話,人家都不理你,或者讓你去滾,你就很受傷害,因為你的挫敗感會很強。工具型的應用就是這樣,就是我的目的非常明確,一旦我的目的滿足不了的話,我的挫敗感就會非常強。所以對于我們產品來說,比如造成用戶的流失性,比如一些其他的剛性的原因都會非常不OK。就是說,你雖然是一個社交產品,但是你的工具化的屬性比較強,這是我們產品一直都面臨的一個問題。
為什么我們要提后面一個詞“泛娛樂”?2015年前沒有人會說我們是一個泛娛樂平臺。舉一個例子,比如很多人去迪士尼樂園,你把我們比方成一個像迪士尼樂園的大廣場,大家來到這里都是認識網絡上的新朋友的,陌生人的。但是這個廣場里面什么都沒有,可能就有一些樹,幾個凳子,留得住人嗎?可能留得住,但是應該留不住太久。就好像大家去上海人民公園幫兒子和女兒找對象一樣,就是去找對象了,轉完了就走。
我們的泛娛樂平臺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在這個平臺里面要有更多的一些娛樂化的內容建設,其實直播就是這么一個東西。就是我們希望我們是建成一個迪士尼樂園一樣的東西,里面是有設施的,是有很多娛樂內容的設施的。就是你可以是來認識陌生朋友的,但是你也可以來看一些其他的東西,我們希望大家對于這個社交平臺的目的性不要那么強。就是你可以為了一些目的性強一點的原因過來,但是你也不需要每次都是這么來消化它,所以這是我們泛社交和泛娛樂的一個定義。
我們希望在2017年、2018年,我們對于社交的理解,對于人性的把握,對于用戶關系的一些理解,能夠讓我們把社交做得更好。我們也希望借著2016年這個直播的勢頭,能夠讓我們在娛樂內容的建設上取得一個更好的成就,邁上一個更好的臺階,這也是我們對于自己未來三到五年稍微長遠一點的規(guī)劃。
今天感謝大家,吹牛就到這個地方,也感謝方三文先生的邀請,謝謝大家!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