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 DSP 廣告轉化流量?
執(zhí)牛耳網編輯Aira 發(fā)表于 2016-07-27 21:58
閱讀數: 8536
目前,興起于歐美的 DSP 廣告行業(yè)行業(yè)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預計2016年中國 DSP 廣告投放市場總規(guī)模將達到 219 億元。從理論上看,DSP 廣告很像是一種完美的廣告投放方案 —— 實時競價、精準投放 —— 最大程度實現(xiàn)了信息資源和用戶注意力的優(yōu)化配置。但在實際投放操作層面,身邊做推廣的小伙伴們都多多少少抱怨過 DSP 廣告轉化效率不高、流量真假難辨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
理想總是很豐滿,現(xiàn)實總是很骨感。但我們如果希望在沖向理想的路上多長二斤肉的話,總得先搞清楚,現(xiàn)實之骨對比理想之肉,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豐滿的理想:DSP 廣告特點&形式
DSP 廣告特點
1.實時競價
DSP 廣告在平臺內和平臺之間都以曝光為單位進行實時動態(tài)競價。
具體來看,采用了「次價密封投標」的方式來拍賣廣告曝光?!复蝺r密封投標」,通俗來說,就是出價最高者以出價第二名的價格來買到曝光位。DSP 廣告的投標通常分為兩步:先進行 DSP 內部投標,再進行 DSP 間跨平臺投標。
而這兩步,都幾乎是動態(tài)「實時」完成的,對于平臺間的對接標準、數據的運算速度,都是極大的考驗。
2.精準精準再精準
DSP 廣告的一大特點就是精準,具體而言,「精準」體現(xiàn)在用戶畫像的精準和投放需求匹配的精準兩方面:
用戶畫像精準: 幾乎每一家 DSP 廣告平臺都號稱自己擁有準確的用戶畫像信息,不僅能判斷出用戶的年齡、性別、地域等人口屬性信息,還能判斷出用戶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個性特征信息,而理想狀態(tài)下的 DSP 運行模式,也是基于對于用戶的需求的精準了解的基礎上的。
投放匹配精準:基于對于用戶的精準了解,理想狀態(tài)下的 DSP 廣告還能夠實現(xiàn)需求的精確動態(tài)匹配 —— 把精準的信息,在精準的時間、場景下,精準地投放到精準的人身上,實現(xiàn)內容與用戶在時間、空間、需求上的精確匹配。
DSP 廣告形式
在廣告形式上,基于曝光位置的 DSP 廣告并沒有別處心裁之處??傮w而言,目前市面上常見到的 DSP 廣告形式有:
原生廣告:出現(xiàn)在 App 內的信息流中,因為能比較好的融合在 App 的背景內容中,給用戶的「這是廣告」的感覺比較弱。
Banner 廣告:一般出現(xiàn)在 App 某個頁面的頂部或者底部,以一整條的形式出現(xiàn),因為面積比較大、比較醒目,曝光效率不錯。
貼片廣告:一般是出現(xiàn)在視頻產品中,分為前貼、暫停貼、后貼,通俗來說,就是在視頻播放前、暫停中、播放后來插播的廣告。目前我們也看到,有些比較熱門的視頻節(jié)目,在播放過程中也會強行出現(xiàn)貼片廣告,這種我們可以稱之為「播放中強行貼片廣告」
插屏廣告:一般出現(xiàn)在 App 打開時,偶爾也出現(xiàn)在一些「成就達成」頁面出現(xiàn)之后,是以一整屏一張的形式來展示的廣告形式。
富媒體廣告:通俗來說就是多種媒體形式呈現(xiàn)的廣告,一般會在 App 內的某些位置彈出播放,一般是以小視頻的形式出現(xiàn)。
骨感的現(xiàn)實:DSP 廣告的困境
精準并不是一件天然而容易的事 —— 誰才是真正的 DSP?
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xiàn)實是,現(xiàn)在市面上大部分稱自己為 DSP 的廣告平臺,都不是上文提到的理想狀態(tài)的 DSP。要實現(xiàn)用戶畫像精準、推送精準,事實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臺們不得不解決如下的這些問題:
1. 什么樣的用戶特征,才是「精準」的?
在 A 平臺購買了鞋子的用戶,是否在 B 平臺也一定愛看鞋子相關的廣告?(媽蛋我只是來看新聞的?。?/span>
使用 IOS9 以上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是否就一定喜歡用網易云音樂而非酷我音樂盒?(妹的瞧不起我們年輕人)
女性用戶就一定愛買東西么?(讓我們窮人家的女孩子怎么辦)
昨天買過瑜伽墊的用戶,今天還要買瑜伽墊嗎?(老娘要那么多瑜伽墊做什么,用來打地鋪嗎)
獲取用戶已有行為信息是一回事,但根據這些信息來揣測用戶的喜好又是另一回事了。精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跨平臺的數據信息,如何處理才能「精準」匹配在一起?
理論上,對于用戶的數據越多,那么對于用戶的了解也就越充分,因此,拿到跨平臺的數據并且匹配在一起,是刻畫和了解用戶的一個必經之路。然而,每個 App、每家平臺,對于用戶的識別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編碼系統(tǒng)也大不相同,多平臺的數據獲取之后,如何才能通過匹配來判斷哪些信息屬于同一個用戶,就成了一個大的麻煩。而設備 ID 又屬于高機密信息,一般數據提供方都不愿意把設備 ID 提供出來,就更加劇了此事的困難程度。
3.怎樣才能「精準」地與用戶建立溝通?
即使上述問題全部解決掉,我們終于判斷出了哪個用戶是誰,TA 的興趣愛好、行動習慣我們都一目了然了,接下來問題又來了 —— 我如何才能跟用戶準確地建立溝通呢?如何才能讓信息準確地出現(xiàn)在用戶面前呢?
除了又要面對已有信息與曝光位平臺信息的匹配的問題,如何才能盡量多場景的覆蓋用戶行為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廣告主希望能夠在用戶途經某家店的時候,就推送跟這家店相關的 App 內容給用戶 —— 但 DSP 廣告平臺掌握的資源并沒有能夠在此時與用戶進行交流的曝光位置,那么廣告主的需求就無法被滿足,而且很可能這一類需求都永遠無法被滿足。
以上三個問題并不容易解決,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而且需要花費時間去積累數據;而隨著國內 DSP 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市場環(huán)境又是高競爭而殘酷的,似乎無法等待平臺們慢慢做積累。
因此實際上,大部分的 DSP 平臺雖然稱自己為 DSP 廣告平臺,但實際上數據積累有限、對于用戶了解有限,不少號稱自己覆蓋了多少多少億用戶的平臺,也許實際上只是有如此多的用戶量盤子總量,實際了解的用戶卻很少,最多只能在地域、機型、愛好領域等方面做一些粗略劃分,以達到看起來「精準」的效果,但離真正的「精準」還很遠。
那么,DSP 實際上只是把廣告主的曝光需求分發(fā)出去而已,嚴格來說,甚至都很難算是 DSP,與傳統(tǒng)的渠道分發(fā)玩法幾乎無異,只是套了 DSP 的外殼而已。
如果我們再考慮到摻量、刷量等情況,情況就會變得愈加復雜。事實上,2015 年就已經陸續(xù)就曝出不少 DSP 平臺存在欺詐、摻量等問題,引發(fā)了 CP 們對 DSP 行業(yè)的質疑。
所以對于做推廣的 CP 來說,如何擦亮眼睛選擇一家「真正的」 DSP 平臺,如何獲取到真實、有效、高精度的用戶,就成為一個極大的、需要付出極高篩選成本的挑戰(zhàn)。
效果廣告導量效率有限 —— 轉化率的問題出在哪里?
根據艾瑞對于 2012 年 - 2016 年 DSP 研究行業(yè)報告,目前 DSP 廣告平臺的 App 推廣類效果廣告效率一般,DSP 廣告內容和行業(yè)廣告收入以品牌廣告為主。
這一點似乎不難理解 —— 一般大家都會認為,品牌廣告主都更有錢、更愿意花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得如火如荼,誰都知道如今的熱錢都在這個行業(yè);而移動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競爭狀況之白熱,也是有目共睹的,這一行業(yè)的廣告主用戶增長的焦慮比誰都強 —— 事實上,效果廣告主的付費能力和付費意愿絲毫都不輸品牌廣告主。
那為什么效果廣告主還是不愿意把錢花在 DSP 廣告平臺上呢?答案是,DSP 廣告平臺導量效果并不好。確切說,從目前的普遍反映來看,DSP 的曝光效果還是不錯的,但轉化率低,所以導量效果差。
除了以上提到的諸多精準性的疑慮以外,目前所有的 DSP 廣告平臺的導量閉環(huán),其實是缺失了一塊的 —— 即使信息被精準地傳遞給用戶,當用戶興致勃勃想要使用 App 產品時,下載成功已非易事;而當用戶好不容易下載成功,卻迷失在了 App 首頁,再也找不到當初吸引自己來 App 的商品,用戶轉化和用戶留存自然堪憂。
理想與現(xiàn)實的鴻溝是否有解?
數據的精準仰賴于 DSP 平臺長時間的數據積累和數據打通努力。但作為投放廣告主的 CP們,也是有辦法來通過自身努力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提高 DSP 投放效果的:
彌合用戶回流閉環(huán) —— DeepLink (深度鏈接)技術
DeepLink 技術是指,不管是新用戶還是老用戶,都可以幫助用戶從外部頁面直接打開 App 并直接跳轉至 App 內容頁的技術。進一步地,這一技術還能夠在外部頁面對于 App 新老用戶做出區(qū)分,并針對新老用戶推送不同內容,實現(xiàn)更加精準的推送。運用這一技術,CP 們可以輕松解決掉 DSP 投放中的問題。
1.場景還原 - 投放閉環(huán)完整化
DeepLink 直達場景的功能將使得上述悲劇不再發(fā)生:用戶在外部曝光位看到的是什么,在回到 App 的時候,就看到的是什么,再也不用費心費力去體會尋而不得的痛苦。
2.判斷新老用戶,拉新、促活一網打盡
此外,DeepLink 技術還能夠在外部展示頁判斷用戶是否已經安裝 App —— 而如所有做推廣同學所知,拉新用戶和促進老用戶活躍,需要傳遞的信息是不同的。運用這一技術,將使得 DSP 投放更為精準:向新老用戶各自傳遞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拉新、促活將變得清爽明晰,不用再攪在一起、降低彼此的效率。
基于以上兩種原因, DeepLink 技術幾乎已經成了 DSP 廣告的標配。
篩選相對質優(yōu)、精準的 DSP 之術
1.測試先行
無論何時,不管對方的銷售把 DSP 講的多么天花亂墜無所不能,在沒有看到真實的效果之前,都需要謹慎懷疑。小量測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僅能夠測試出 DSP 真正能帶來的用戶數量,也能對于用戶質量有直觀的認識。
2.渠道用戶質量監(jiān)測
用戶質量實際上遠比數量本身要重要的多。對于不同 CP 而言,衡量用戶質量的指標也有所不同:除了基礎的留存率、活躍度等指標外,LTV、GMV 等用戶后續(xù)轉化指標都是重要的衡量用戶質量的指標。
因此,一款靈活的渠道用戶數量和質量監(jiān)測工具就很有必要了。這款工具最好具有以下兩個基礎功能:
打通 App 內外數據指標:這樣才能看到從 DSP 相關曝光為止到 App 內部的用戶行為的完整轉化過程,一方面便于監(jiān)測質量,另一方面也能通過觀察各環(huán)節(jié)轉化率來尋找優(yōu)化的方向。特別是 IOS 平臺投放,如果沒有內外打通數據的話,CP 們幾乎連分渠道監(jiān)測數據都有困難。
獨立第三方數據監(jiān)測:DSP 本身也會有不少相關數據監(jiān)測給到 CP 廣告主,而 CP 廣告主則通過自身能監(jiān)測到的數據來比對,模糊地判斷這條渠道是否靠譜 —— 但畢竟沒有實在中立的鏈條數據,雙方都需要猜。因此,如果有一款第三方中立的渠道數據監(jiān)測產品,那么投放雙方都會省去不少的溝通和揣測成本,數據也會更真實、更有價值。
0條評論